Farlanki.

在深圳工作这几年

字数统计: 777阅读时长: 2 min
2020/07/24 Share

从 5 月的最后一个周五离开了深圳后,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。最近一直有一个写一篇文章的想法,那就写一下在深圳的这几年吧。

开端

17 年毕业的时候,我有幸拿到了某无人机厂商的 Offer,在 2017 年 7 月 15 日,来到了深圳。对深圳的第一个感觉是:高大上。2017 年到 2018 年年初,算是工作的一个开端,感谢宋大佬,皮皮,spy,老司机等对我的指导。在这半年里,我学会了需求开发的基本流程,并且完成了一些还算好玩的需求。

2018 年年中,我被调到另一个项目组。这个项目组是负责某教育机器人开发的,而软件团队的工作有点像开发一个游戏。组内的气氛十分融洽,大家都是喜欢玩游戏的同学,都有很多新鲜的想法。和一群有梦想的人一起工作的感觉真好。

成长

在教育机器人项目之后,我又被调回了主线。在主线项目中,软件部门的话语权不大,所以有种被动接受需求的感觉,写的大多都是业务需求,写写UI,调调功能之类。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为某个新产品做的一个新特性,在这期间我基本上算是对音视频领域入了门。在这个功能完成之后,新产品的画质得以大幅提升。

赶工

在完成了上述的新产品后,我又投入到了另一个新产品的工作中。相比上一个产品,可以说软件部门对这个产品的话语权更加少,硬件侧的新功能更加多。需求源源不断,但我面对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需求也算是驾轻就熟。比起需求,更难处理的是一些 bug。偶现 bug,奇奇怪怪的 bug 层出不穷。好在最后还是收拾了很多 bug,代价是好多天在凌晨一点后下班。

新阶段

在 2020 新年,疫情爆发了。在家里我思考着以后的道路。由于家人都在广州的关系,又权衡了在当前公司的成长空间和工作内容,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广州。于是我开始刷起了题。最终,在新产品发布后拿到了新公司的 offer。回想这几年,感谢老公司提供的平台和机会,让我不仅得到了业务能力的提高,还学会了规范的工作流程、工作方式,这对初入社会的我的帮助是巨大的。对比普通的互联网企业,在软件开发这方面老公司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例如由于人手不足而缺乏持续的技术挖掘,缺乏对产品的大盘监控,缺乏完善的工具链。对于一百多人的部门,好像的确也不能要求太多了…

CATALOG
  1. 1. 开端
  2. 2. 成长
  3. 3. 赶工
  4. 4. 新阶段